String, Cord, Rope 有什麼不同

string, cord, rope 都可以指長條形的纖維物品,但它們的粗細、用途和材質各有不同。 string:細且柔軟,適用於輕型用途。 cord:介於兩者之間,既可以承重,也可用作裝飾或綁縛。 rope:粗且耐用,用於重型用途。

  1. String
    ● 特徵:指細的纖維線,通常用於輕型綁縛或裝飾。
    ● 常用材質:棉、尼龍、麻等。
    ● 用途:樂器弦、包裝、縫紉等。
    ● “She tied the gift with a piece of string.”(她用一條細繩子把禮物綁起來。)
    ● “The guitar has six strings.”(吉他有六條弦。)

  2. Cord
    ● 特徵:介於 string 和 rope 之間,比 string 粗但比 rope 細,經常指多股編織線。
    ● 常用材質:棉、尼龍、皮革等。
    ● 用途:裝飾、電線外皮、輕型承重等。
    ● “She replaced the broken cord on the blinds.”(她更換了百葉窗上壞掉的繩子。)
    ● “The cord of the pendant was made of soft leather.”(吊墜的繩子是由柔軟的皮革製成的。)

  3. Rope
    ● 特徵:比 string 和 cord 粗且更結實,通常由多股纖維或線編織而成。
    ● 常用材質:麻、尼龍、聚酯纖維等。
    ● 用途:攀岩、航海、重物吊運等。
    ● “The sailors used a strong rope to secure the boat to the dock.”(水手用一條結實的繩子把船固定在碼頭上。)
    ● “He climbed the mountain using a rope and harness.”(他用繩索和安全帶爬上山。)

Ed 字尾的單詞有什麼意義

-ed 這個字尾在英文中扮演著多種角色,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:

過去分詞 (Past Participle)

  1. 形成被動語態: 與 be 動詞 (am, is, are, was, were) 結合,表示動作是被動地發生在主語身上。
    ● 例:The book was written by John. (這本書是被 John 寫的。)
  2. 構成完成時態: 與 have/has/had 結合,表示動作已經完成。
    ● 例: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. (我已經完成我的作業了。)
  3. 用作形容詞: 描述名詞的狀態或性質。
    ● 例:a broken toy (一個壞掉的玩具)、a closed door (一扇關上的門)

形容詞 (Adjective)

  1. 表示狀態或性質: 直接描述名詞的特徵。
    ● 例:interested (感興趣的)、tired (疲倦的)、excited (興奮的)
  2. 由動詞變化而來: 許多 -ed 形容詞是由動詞變化而來,表示主語所處的狀態。
    ● 例:bored (感到無聊的)、satisfied (感到滿意的)

過去式 (Past Tense)

  1. 表示過去發生的動作: 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式可能不以 -ed 結尾。
    ● 例:He played tennis yesterday. (他昨天打網球。)

-ed 形容詞的用法

  1. 表示被動或完成的含義: 當 -ed 形容詞源自於及物動詞時,通常表示被動或完成的含義。
    ● 例:The damaged car was repaired. (那輛損壞的車被修理好了。)
  2. 表示狀態或性質: 當 -ed 形容詞源自於不及物動詞或表示狀態的動詞時,通常表示主語的狀態。
    ● 例:She was surprised by the news. (她對這個消息感到驚訝。)

-ed 與 -ing 形容詞的區別
● -ed 形容詞: 描述主語的感受或狀態,表示主語受到外界的影響。
● -ing 形容詞: 描述事物或事件的特徵,表示事物或事件對人的影響。
● 例:I am bored. (我感到無聊。) (描述主語的感受) The movie is boring. (這部電影很無聊。) (描述電影的特徵)

Le 字尾的單詞有什麼意義

-le 字尾的單詞,通過加上這個詞尾來強調某種行為或狀態的持續性、反覆性或輕微性。

  1. battle (戰鬥)
    ● 原型:bat (打擊)
    ● 說明:從「bat」這個詞根來看,表示「打擊」,加上「-le」後形成「battle」,表示「持續的打擊」,即「戰鬥」或「衝突」。

  2. bundle (捆,束)
    ● 原型:bind (綁)
    ● 說明:「bind」表示「綁」,加上「-le」後形成「bundle」,表示「被綁成一捆」的狀態,即「捆」或「束」。

  3. cuddle (擁抱)
    ● 原型:cud (觸碰、摟抱)
    ● 說明:「cuddle」源於表示「摟抱」或「觸碰」的動作,詞尾「-le」強調動作的輕柔性,表示一種親密、輕柔的擁抱。

  4. dazzle (使目眩)
    ● 原型:daze (使迷惑)
    ● 說明:「daze」表示「使迷惑」或「使茫然」,加上「-le」後形成「dazzle」,強調的是使某人眼花繚亂或目不暇接的效果,即「使目眩」。

  5. puzzle (謎題)
    ● 原型:puzz (使困惑)
    ● 說明:「puzz」來自「puzzle」的動詞形式,表示「使困惑」,加上「-le」後,形成名詞「puzzle」,指的是一種讓人困惑的事物或謎題。

  6. handle (握住、處理)
    ● 原型:hand (手)
    ● 說明:手可以「握住」或「操作」,加上「-le」後形成「handle」,表示「握住物」或「處理」的含義。

  7. wriggle (扭動、蠕動)
    ● 原型:wrig (扭動)
    ● 說明:「wriggle」源自「wrig」這個詞根,表示「扭動」,加上「-le」後強調動作的輕微、持續性,指的是小幅度或反覆的扭動。

  8. struggle (掙扎)
    ● 原型:strug (抵抗、拉扯)
    ● 說明:「struggle」來自「strug」,表示「抗爭、抵抗」,加上「-le」後表示一種持續的抗爭或努力,通常有困難或掙扎的意味。

  9. giggle (咯咯笑)
    ● 原型:gig (笑)
    ● 說明:「giggle」來自「gig」,表示「輕微的笑」,加上「-le」後強調笑聲的反覆和輕微,常用來表示輕鬆或嬉戲的笑聲。

  10. jungle (叢林)
    ● 原型:jung (野生的、生長的地方)
    ● 說明:「jungle」來自古英語和印地語中的「jung」,指的是一片野生生長的地方,加上「-le」後形成名詞,表示一片密集的叢林或叢生的地方。

Tion, Sion 字尾的單詞有什麼意義

介紹
● “-tion” 和 “-sion” 是英文中常見的字尾,主要用來將動詞轉換為名詞,表示行為、狀態、過程或結果。
● “-sion” 通常用於以 -d 或 -t 結尾的動詞。
● “-tion” 用於其他動詞,其中以 -ate 結尾的動詞,通常會變成 “-ation” 。

-tion:將動詞轉換為名詞,表示行為、狀態、過程或結果。

  1. 與行為有關:
    ● Act → Action:行動
    ● Compete → Competition:競爭
    ● Conduct → Conduction:導電、傳導
    ● Convene → Convention:會議、慣例
    ● Dictate → Diction:措辭 / Dictation:聽寫
    ● Operate → Operation:操作
    ● React → Reaction:反應
    ● Repeat → Repetition:重複
    ● Transact → Transaction:交易

  2. 與狀態有關:
    ● Affection → Affection:感情
    ● Condition → Condition:狀況
    ● Connect → Connection:連結
    ● Position → Position:位置
    ● Relate → Relation:關係
    ● Resign → Resignation:辭職、放棄
    ● Satisfy → Satisfaction:不滿
    ● Situate → Situation:情況

  3. 與過程有關:
    ● Calculate → Calculation:計算
    ● Communicate → Communication:溝通
    ● Create → Creation:創造
    ● Examine → Examination:檢查
    ● Form → Formation:形成
    ● Instruct → Instruction:指導、教學
    ● Investigate → Investigation:調查
    ● Prepare → Preparation:準備
    ● Translate → Translation:翻譯
    ● Transport → Transportation:運輸

  4. 與結果有關:
    ● Combine → Combination:結合
    ● Contribute → Contribution:貢獻
    ● Determine → Determination:決心
    ● Expect → Expectation:期望
    ● Explain → Explanation:解釋
    ● Invite → Invitation:邀請
    ● Present → Presentation:展示
    ● Register → Registration:註冊

-sion:也將動詞轉換為名詞,表示行為或狀態,但通常用於以 -d 或 -t 結尾的動詞。

  1. 與行為有關:
    ● Compress → Compression:壓縮
    ● Decide → Decision:決定
    ● Extend → Extension:延伸
    ● Impress → Impression:印象
    ● Instruct → Instruction:指導
    ● Oppress → Oppression:壓迫
    ● Process → Procession:行列、隊伍

  2. 與狀態有關:
    ● Admit → Admission:入場
    ● Confess → Confession:懺悔
    ● Permit → Permission:許可
    ● Submiss → Submission:提

固化名詞:這類單字雖然也以 -tion 或 -sion 結尾,但無法追溯到現代英語中的動詞或其他詞形,其構詞關係在語言演化中已經模糊或丟失。

  1. -tion
    ● friction 來源:拉丁語 frictio(摩擦),源於動詞 fricare(摩擦)。現代英語中沒有對應的基礎動詞。
    ● nation 來源:拉丁語 natio(出生、種族)。沒有直接還原到動詞的可能,只有抽象的關聯。
    ● caution 來源:拉丁語 cautio(小心、警告),源於動詞 cavere(注意)。現代英語中沒有基礎動詞 caut。
    ● motion 來源:拉丁語 motio(運動),源於動詞 movere(移動)。雖然詞根清晰,但沒有直接對應的現代動詞。
    ● emotion 來源:拉丁語 emotio(感情),源於 emovere(激發、感動)。現代英語沒有單獨的動詞 emote,但有借用形成的 emoting(帶有戲劇性表演的情緒表達)。
    ● fiction 來源:拉丁語 fictio(虛構),源於動詞 fingere(塑造)。雖然詞源可追溯,但英語中沒有直接還原的動詞 fict。
    ● tension 來源:拉丁語 tensio(伸展),源於動詞 tendere(拉伸)。沒有直接對應的現代動詞。

  2. -sion
    ● Tension 來源:拉丁語 tensio,意思是「拉伸、張力」,源自動詞 tendere(拉伸)。現代英語中沒有直接的動詞 tens,僅保留 tense(形容詞)或其他衍生形式。
    ● Erosion 來源:拉丁語 erosio(侵蝕),源自動詞 erodere(侵蝕、腐蝕)。英語中沒有直接的動詞 eros。
    ● Vision 來源:拉丁語 visio(視覺、影像),源自動詞 videre(看)。雖然詞源上清楚,但現代英語中沒有動詞 vis 與之對應。
    ● Fusion 來源:拉丁語 fusio(融合、流動),源自動詞 fundere(澆注)。現代英語中沒有直接的動詞 fus。
    ● Decision 來源:拉丁語 decisio(決定),源自動詞 decidere(切除、決定)。英語中雖然有動詞 decide,但它和 decision 的構詞結構已被固定,無法還原成直接的詞

Relation 和 Relative 有什麼關係

「relation」和「relative」雖然看起來與詞尾「-tion」和「-tive」有關,且都來自相同的拉丁語根 relatus,但它們分別通過不同的後綴(-tion 和 -ive)演變,並賦予了不同的語法功能和意義。這並不是單純的詞尾變化,而是不同的衍生規則使然。

Relation
● 詞源:來自拉丁語 relatio,意思是「報告、關係」,由 relatus(re- 表示「回」或「再」,+ latus 表示「帶來」)衍生而來。
● 後綴:英語中的 -tion 是一個常見的名詞後綴,用於形成行為或狀態的名詞。
● 詞性:名詞,主要用於描述「事物之間的關係」或「連接」。
● The rela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s complex.(供需之間的關係很複雜。)

Relative
● 詞源:來自拉丁語 relativus,意思是「有關的、相對的」,同樣源自 relatus。
● 後綴:英語中的 -ive 是形容詞後綴,用來表示性質或傾向。
● 詞性:以是形容詞,也可以是名詞。
● 作形容詞時,表示「相對的、相關的」。例如:The cost is relative to the quality.(成本與品質相關。)
● 作名詞時,表示「親屬、親戚」。例如:I visited my relatives during the holidays.(假期期間,我拜訪了我的親戚。)

Rub 和 Friction 有什麼不同

rub 和 friction 這兩個詞有不同的使用方式。rub 更側重於具體的摩擦動作,通常是擦拭某物表面或清潔物品, friction 通常指物理上接觸時產生的阻力或熱量,不過兩者都可用來描述人際衝突,表現在語氣的不同。

Rub
● 通常指具體的動作,即用某物擦拭或摩擦物體表面,為了清潔或移除污漬。在這種情況下,rub 是指物理行為,而不是力的作用。

  1. 擦拭或清潔:
    ● “She rubbed the stain on her shirt with soap and water.”(她用肥皂和水擦拭襯衫上的污漬。)
  2. 摩擦動作:
    ● “He rubbed his hands together to warm them up.”(他把雙手摩擦在一起以暖和它們。)
  3. 指使某人感到不愉快或惱怒,
    ● “His words rubbed her the wrong way.”(他的話惹她生氣了。)

Friction
● 主要用來描述物理學上的摩擦力,即兩個物體表面接觸並互相阻力的現象。這種摩擦力可能會轉化為熱量,並且通常指的是無法避免的力量。除此之外,friction 也可以用來比喻描述人際間的衝突或不和。

  1. 物理學上的摩擦:
    ● “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two surfaces generated heat.”(這兩個表面之間的摩擦產生了熱量。)
  2. 人際衝突或不和:
    ● “There is some friction between the two colleague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work.”(由於工作方法不同,這兩位同事之間有一些摩擦。)

總結
● Rub 較口語化,適合日常交流,強調具體的行為或即時的反應。
● Rub 偏向於特定行為或語言引發的即時不快或冒犯。
● Friction 更正式,適用於學術、專業或正式場合。
● Friction 通常描述長期或系統性的不和或衝突。

表示地理特徵的單詞有什麼字尾

  1. -ic: 用來形容與某個方向或地理特徵相關的形容詞,通常用來表示與文化、地域或範疇有關的屬性。
    • Arctic: 北極的
    • Antarctic: 南極的
    • Pacific: 太平洋的(源自於拉丁語“pacificus”,意為“和平的”)

  2. -ian / -an: 用來形容某地或文化的屬性,尤其是與地理位置、民族或區域有關。
    • Indian: 印度的
    • Asian: 亞洲的
    • European: 歐洲的
    • African: 非洲的
    • American: 美國的
    • Mediterranean: 地中海的

  3. -ese: 用來形容來自某地的事物或與某地有關的事物,尤其是在指稱語言、國籍或區域時。
    • Chinese: 中國的
    • Japanese: 日本的
    • Portuguese: 葡萄牙的

  4. -ish: 源自日耳曼語,通常用於英國及其周邊國家。
    • Irish: 愛爾蘭的
    • Finnish: 芬蘭的
    • British: 英國的
    • Danish: 丹麥的
    • Spanish: 西班牙的

表示方向的單詞有什麼字尾

  1. -ern 這個字尾在英文中常見於表示方向、地區或起源的名詞。它的基本功能是將一個名詞轉化為形容詞,表示「屬於…的」、「來自…的」或「位於…的」。
    ● eastern: 東方的 (east + ern)
    ● western: 西方的 (west + ern)
    ● northern: 北方的 (north + ern)
    ● southern: 南方的 (south + ern)
    ● midwestern: 中西部的(mid + west + ern)
    ● southeastern: 東南的(south + east + ern)

  2. -ern 後加 most ,表示的是「最…的…」,強調在一個特定方向上的極端。
    ● northernmost: 最北端的
    ● southernmost: 最南端的
    ● easternmost: 最東端的
    ● westernmost: 最西端的

  3. -ward / -wards 這個字尾用來表示方向或朝向某個地方。
    ● northward / northwards: 朝北的
    ● southward / southwards: 朝南的
    ● eastward / eastwards: 朝東的
    ● westward / westwards: 朝西的

Str 字根的單詞有什麼意義

str- 這個字根通常與「拉緊」、「收縮」、「鋪展開」或「層疊」等意思有關。因為它的字源是來自古英語 streccan(拉直、伸展),該字根與「拉直」或「緊張」的意象有關

● straight(筆直): 「str-」這個字首常常與「拉緊」、「伸展」等意思有關。
● stretch (拉伸): 這個單字中的「str-」就表達了拉長、伸展的意思。
● Strain (拉緊):源自「str-」拉伸(拉直)的概念,表示「緊張、壓力」。
● string (繩子): 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“strangaz”,意為「拉緊的物體」。
● stress (壓力): 原意確實是來自拉丁語 “stringere”,表示「拉緊」,引申為「壓力」。
● strict (嚴格的): 來自拉丁語 “strictus”,意思是「拉緊的、限制的」,表示嚴格的約束。

Resemble, Like, Similar 有什麼不同

resemble, like, similar 這三個詞雖然都表示「相似」,但在用法上有些細微的差異:

Resemble (v.)
● 意思: 像,相似於。強調外貌、性質或特徵上的相似。
● The son resembles his father in many ways. (兒子在很多方面都像他的父親。)
● The new building resembles a castle. (這棟新建築物像一座城堡。)

Like (prep., conj.)
● 意思: 像,如同。
● 作為介詞: 強調外貌或性質上的相似。
● 作為連接詞: 引導比較,表示「像……一樣」。
● She looks like her mother. (她看起來像她媽媽。)
● He likes to eat apples, like his father does. (他喜歡吃蘋果,就像他父親一樣。)

Similar (adj.)
● 意思: 相似的。強調事物之間的共同點或相似之處。
● Their interests are very similar. (他們的興趣很相似。)
● The two houses are similar in style. (這兩棟房子風格相似。)

簡單總結
● resemble 強調外貌、性質上的相似,常用於描述具體的相似點。
● like 作為介詞時,強調外貌上的相似;作為連接詞時,用於比較。
● similar 強調事物之間的共同點,比較抽象。

舉例說明

  1. 描述外貌:
    ● She resembles her mother. (她像她媽媽。)
    ● She looks like her mother. (她看起來像她媽媽。)
    ● They have similar facial features. (他們有相似的面部特徵。)
  2. 描述性質:
    ● Cats and tigers resemble each other. (貓和老虎彼此相似。)
    ● They have similar interests. (他們有相似的興趣。)
    ● Cats are like tigers in many ways. (貓在很多方面都像老虎。)